梅兰芳(1894年10月22日-1961年8月8日),名澜,又名鹤鸣,乳名裙姊,字畹华,别署缀玉轩主人,艺名兰芳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年)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,祖籍江苏泰州。中国京剧演员。
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,他的祖父梅巧玲是位列“同光十三绝”的名旦。父亲梅竹芬亦工旦行,颇获称誉,惜英年早逝。梅兰芳九岁(1902)开始学京剧青衣,十一岁(1904)登台。梅兰芳在十八岁以前,唱的都是正工青衣戏,宗的是被称为“以典型纯正之青衣见知于世”的时小福一派。
民国初年,梅兰芳在实践中敏锐感到,传统青衣的表演单调呆板,已不适应时下人们的审美喜好。他开始向将青衣、花旦的表演融为一体的王瑶卿学习花衫,通过转益多师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表演风格。1917年,梅兰芳荣膺《顺天时报》读者票选的“剧界大王”,标志着旦行逐步接替老生行引领京剧艺术发展。程砚秋、荀慧生、尚小云等旦角相继声名鹊起,梅兰芳居“四大名旦”之首,自此旦行走向京剧舞台中心,创造了京剧的鼎盛时代。
除了在戏曲艺术上的勤奋努力和潜心钻研外,梅兰芳辉煌艺术成就的取得也与他广泛汲取各类艺术滋养密不可分。聚集在梅兰芳身边的名贤雅士,既有旧式文人墨客,亦不乏新派知识分子,梅兰芳谦虚好学、洁身自好的道德品质,使他们愿意相聚在梅兰芳周围,纵论古今、谈文说艺,这种文化氛围使梅兰芳的文化修为和审美鉴赏力得以显著提升。
展开剩余44%随着梅兰芳声誉日隆,他的眼光也逐渐投向了世界。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,他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,开展访日、访美、访苏之行,不仅成为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先行者,更以高尚的艺德品性、高超的艺术造诣、高度的文化自觉,让世界对中国戏曲艺术刮目相看,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,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从而成为国际公认的经典表演艺术体系之一。
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、1951年,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,1953年,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,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61年8月8日,梅兰芳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67岁。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,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,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,世称“梅派”。其代表作有《贵妃醉酒》《天女散花》《宇宙锋》《打渔杀家》等,并先后培养、教授学生100多人。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怎么开通杠杆账户,可靠的配资平台,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